決定要去頭份後
就如火如荼地拜估狗大神
找到了以下這個清楚易懂的網頁
苗栗文化觀光旅遊網<-按進去
因為他清楚的標出苗栗各鄉鎮的區塊和相對位置
也詳列出該地的觀光景點
對於我這個地理白痴真的是超方便的
午餐過後來到國泰玻璃觀光工廠<-按進去
因為沒有預約心裡有點忐忑
迎面走來導覽人員笑容滿面的招呼我們
讓我們安心不少
貼心地為我們介紹整個參觀的方式
每位成人250元
可全額抵用DIY費用
4-6歲以下兒童及65歲以上長者每位200元
可超額抵用DIY費用(250元)
最貼心的是這些費用是可以合計抵用的
領了參觀證
二話不說馬上進行導覽
除了解說玻璃的生產過程之外
還因應黃阿公的提問解釋了整個玻璃廠的沿革
坩鍋是手製玻璃不可或缺的工具
大煙囪
玻璃的原料有四種:矽砂、純鹼、石灰粉、硼砂
依比例調製而成
再利用類似混凝土攪拌機的桶子攪拌均勻
在此也明白玻璃和琉璃是因為燒製溫度不同而區分出來的
回收玻璃
模具看起來老就是因為生鐵製做的關係
生鐵才能耐此高溫
要將玻璃吹進模具前
模具要先預熱
溫度的掌控也很重要
想像每個坩鍋燒的熱呼呼的圍成一個圓圈
所有的煤煙則從後面綠色的煙囪飄出去
工作時必定汗如雨下 空氣也很差ㄅ...
但人的創意是無限的
這些辛苦工作的師父
利用坩鍋的高溫再一旁擺上一鍋滷肉或是一鍋綠豆湯
中午即可慰勞自己一番
玻璃剛製程約有5、600度
因此要放入徐冷爐讓它慢慢降溫
否則至於室溫中因為溫差過大玻璃就裂了
挖玻璃膏的器具
將一坨玻璃膏剪到模具裡
利用離心力作出盤子或燈罩
利用火焰修整小型作品的切口
切口會是圓滑平整的
大型作品就用砂輪磨平
切口則呈現霧霧砂砂的感覺
磨平底或盤底因橋接產生的不平整
師傅用鑽石切割器在修整瓶口
玻璃燈罩需要鑽孔則利用此鑽孔機
導覽人員在每一站都進心地做完整詳盡地解說
最後還到歷年作品陳列室中參觀
提到他們運用竹炭製作出具遠紅外線功能的泡茶杯
年年送驗至今第六年了其遠紅外線的功能仍未消退
導覽過程中穿插了口吹玻璃DIY和師傅的玻璃製作展演
我和老戴、戴小哲都下海玩玩口吹玻璃
全程有師父陪伴和指導 安全且不會失敗
桌上擺放四種款式任君挑選自己想做的樣式
戴小哲選擇製作長型的瓶子
首先師傅會到坩鍋裡挖玻璃膏
稍作整形
換上乾淨的吹嘴 在一旁指導我們如何吹氣
因為玻璃膏非常高溫也很軟
需要利用旋轉才不會一直往下墜
再吹
之後師傅會拿到另一個高溫爐幫忙整形
還藉由甩動棒子包玻璃散熱成型
師父要戴小哲再補吹氣
右手拿著沾過水的木板上下搓動
左手轉著鐵棒
目的是幫玻璃底部搓平 之後才能站起來
製作完成
等待40分鐘的退熱就可以領貨囉~
成品
戴小芸則黏貼彩珠在魚缸上並選擇一條鬥魚帶回家飼養
一個下午待在這個地方
感受到的是一家人一條心的溫暖
國泰玻璃廠雖不是自動化的大廠
但因為傳承因為珍惜
一家人共同守護著這一片天地
也將他們的熱情傳遞給每一位到廠參觀人們
喜歡這裡的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