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一的早晨
在輔導室裡寫著個案紀錄
碰巧隊長和老師在討論符合資格的志工
要送件申辦榮譽志工証的事
此時
才想起我的榮譽志工証到1/10就到期了
隊長要我趕緊算算本學期的時數
因為我只差41個小時就可續辦榮譽志工証了
寫完本學期服務時數表~還少8小時~哈哈
就別急囉~^^
不過
皮包裡的花博護照還有好幾頁空蕩蕩的...
盤算著本週只有週一全天有空
但看著灰暗的天空又有點卻步
直到我步出校門都還拿不定主意是要回家?還是要去花博?
拿起手機上網看了一下花博目前入園人數...
看起來人不多耶~
於是信步邁向捷運站前往花博圓山園區
在捷運上
心裡沙盤推演著如何有效率地獲得預約券
直到現場
看到空蕩蕩地廣場
知道自己今天來對了~
於是放慢腳步悠閒自在地逛了一天
也因為臨時起意沒帶相機
手機用到中午就沒電了(因為一直上網玩噗ㄅ...)
於是認真地將心思擺在自己身上
發現自己挺適合獨處的說~
尤其逛到兒育中心
看到空蕩蕩的園區
就想起和戴小哲、戴小芸在這裡玩樂的光景
不禁流露出滿足的笑容
還好~還好我一路陪著他們成長和歡笑
現在的他們
雖然外表長大了行為也逐漸獨立自主
心靈卻是和我更加親密
我們共同擁有的許多美好回憶
富足了我們親子關係的情感存摺
是任何爭吵或責難透支不了的...
想起當初我和老戴說:
**錢隨時都可以賺,小孩成長的時光是不會重來的**
感謝老戴的認同與支持
讓我可以為所欲為的和孩子度過快樂的童年
以上是一個人蝦逛一天的胡思亂想...
<馬上回到主題>
第一張照片是第一次和小芸到新生園區逛時買的花博護照
會孤身前來也是因為想把裡頭的印章集滿(這算強迫症ㄇ?)
這照片裡的印章很具花博代表性
雖然沒它的位置~硬是找個位置蓋了下去
這印章就放在圓山園區的入口右邊的資訊館門口
這是第一次去新生園區蓋的章
當時只顧著排隊入場
等看完出來才想起沒蓋到章
還請工作人員幫我們拿進去服務台蓋章
天使生活館是和未來館一起看的
他的印章擺在出口處
也就是因為蓋了他的卻找不到未來館的
才知道未來館的印章竟放在入口服務台處
因為時隔多日(3天對我來說就很多的更何況是11月去的)
我忘了印章放哪裡了...:P
養生館的印章放在出口外面
所以...你若沒拿到預約券又只能去一次...就可以...懂ㄅ?
夢想館也是放在出口處
流行館也是放在出口處的館外
這流行館是陪戴小芸班上去校外教學時參觀的
因為他有人負責全程導覽
所以一次有限定人數進館
因此隨時都會有人龍在排隊
不用拿預約券排隊的時間也不會太久
不過...個人覺得商業氣息頗重...有到了X東世界的感覺
然後有小朋友覺得這些寶特瓶都是特製的稱不上環保
值得想想喔~XD
(補充說明)
小朋友雖知道這些特製寶特瓶是回收寶特瓶製作的
也清楚特製寶特瓶的耐用度
但仍對**特別製造**這件事有意見...:P
舞蝶館的印章放在傳單的台子上
是個半圓型劇場
演出的戲碼有香草寶貝和百合戀
百合戀很熱門~要提前去排隊才能入場觀看
風味館在寰宇庭園區(美術館區)
從流行館過天橋下來在左手邊
一樓賣紀念品二樓賣輕食
印章則是在一樓結帳櫃台外面
美術館的印章在一進大門面對服務台的左邊
我因為之後要帶戴小芸來看高更
所以只蓋了章就跑了
故事館因為場館很小
全部採預約券制
但庭院仍能進去拍照
印章也放在館外
這裡我沒參觀~
因為預約券是20:30的我就沒拿了...
真相館就是兒育中心播放3D電影的地方
因為座位數量是固定的
需要拿預約券依時間前往參觀
影片主軸是莫拉克風災土石流瞬間滅村的駭人景象
全部用3D動畫呈現
許多人看完無不拭淚
我因為早有心理準備~有忍住喔~(撥劉海)
文化館位於兒育中心的昨日世界
展示紙雕、剪紙、製香等傳統技藝
因為展場不大也有做流量控制
所以會稍稍排一下隊
印章則是放在八竿子打不到的服務台處
爭艷館的場地算是最大的了
展演內容也會定時更換
值得細細品味
印章放在出口處(館外)
名人館分為三個小館
只有其中兩個館區需要預約券
裡頭是互動式電腦呈現鄧麗君的生平和照片
個人覺得...假如對鄧小姐沒啥印象其實...
不需預約券的星館則是定時播放鄧麗君舊時的演出影片
一眼望去都是老伯伯和老婆婆坐在裡頭
專心地聆聽著:任時光匆匆~我只在乎妳...
我看了一眼...就...(剛好趕捷運回家啦)
這些商品小舖就是在園區內的小違建販賣處
裡頭也是賣紀念品
依照他的頭銜不難找到他們在哪裡
而護照最後一頁也有清楚標示這些小舖在哪裡
印章通常黏在收銀機上面
跟店員打聲招呼就可以蓋章了不一定要買東西~
花博護照印章全蒐錄達成!!
最後~報一個好玩的地方給大家知
就是圓山園區入口右手邊有個資訊館
裡面有可以拓印和蓋章還有抽籤的地方
還有好幾部電腦可以玩
我等著進名人館的下午在這兒玩了好一會兒呢~
拓印
小姐只發給我一張紙
其實有很多種花可以拓
印章有很多款不同顏色的
因為小姐只給我一張明信卡
我就挑兩個最喜歡的顏色蓋
抽籤
看起來好像不錯?
去了這麼多館
唯一的感想就是~工作人員&志工辛苦了
他們已經盡力地用最好的方法讓大家愉悅地參觀
無奈來館人數實在不是他們可以消化的
大家在參觀之餘真的要存著感謝的心
感謝這些辛苦的志工和工作人員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