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前幾天竺良媽媽打電話告訴我他看到TVBS專訪的教改十年特輯,感觸良多.北投國小的校長那天也提及天下雜誌的教育特刊談到教改後的種種現狀,顯然也十分無奈.隔幾天在文化的輔導室赫然見到一大疊的教育特刊,蔡老師說是每位特教老師都有一份,他看完會借我們諮詢組傳閱...我到現在還沒看到~~
        不過,竺良媽媽看過影片告訴我,他的感想是快樂學習只會害了孩子,那些沒補習沒犧牲童年的孩子現在都在社會的底層,而那些放棄夢想捨棄快樂的孩子,現在都是他們享受甜美果實的時候.在還沒看到影片前,我聽完他的話著實替那些對照組的孩子趕到悲哀.但我當我在天下雜誌網站上看了影片後,我的結論就大不相同了.我想推出這段影片的人想表達的也不是竺良媽媽想的那樣...
        在我看來,這影片是想呈現出教改讓孩子的出路變多了,如果家境不優的孩子你可以習得一技之長仍然可以養家活口,成績不優的孩子雖然大學唸技術學院但只要你願意仍然有管道唸碩士繼續深造,成績優秀家境也可以的孩子更可以在大學就出國唸書,那個實驗班的女孩他也不後悔擁有快樂的童年,而我覺得他最可惜的是當了半調子的白老鼠,因為實驗班只辦了國一和國二兩年,國三的他們恢復常態卻沒有人幫助他們如何融入所謂的正規.這些徬徨的孩子就這樣被犧牲了.
      而這些檢討不是在批評教改,而是警惕我們,一個新點子,對孩子的影響是一輩子的.不管教改前後,仍會有人在所謂的社會底層或上層,那個唸史丹佛大學的女生在我們那個填鴨的時代仍是屬於少數的特例,我們並沒有所有的人因為放棄青春而各各唸到史丹佛大學呀!所以我仍然相信家庭是教育的根本,我們的支持與引導才是決定孩子未來的較大因素.
        其實教改令人爭議的一點是廣設技術學院與大學,有人說是因為我們這一代擠大學的窄門成為心中永遠的痛,所以為了彌補自己便自以為是的讓大學的升學率提高到89%,但孩子學歷提高了能力卻降低了.現在才驚覺我們的孩子未來的舞台在國際,但他們已失去競爭力,因為一切得來太容易.
        我覺得創造力和獨特性才是別人無法取代的,就像王偉忠說的:"順著天份做事,逆著個性做人"每個孩子都一定有他的天份,幫他找到自己的舞台讓他盡情發揮,然而能不能發光發熱就取決於他的毅力和態度了.現在已不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時代了,我相信未來也不會是,培養孩子積極負責的態度和忍受挫折的能力才能讓他因應千變萬化的未來吧!
 
想看看相關影片嗎?在這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olly 的頭像
    Polly

    遊樂生活

    Pol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